工业文化遗产 焕发新的生机
4月11日,一场定向挑战赛在首钢园举办,首钢滑雪大跳台、空中步道、3号炼铁高炉,这些地点串珠成链成为定向挑战赛的“赛道”,5岁到60岁的500名选手,一边奔跑,一边寻找点标,为春天的首钢园注入新鲜活力和澎湃激情。
首钢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缩影,也是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工业基础薄弱,首钢承担起多项科学技术创新任务,并实现众多技术突破。改革开放以后,首钢在扩大产能、减少相关成本、提高效益等方面又取得显著成就。自创建以来,一代代首钢人依靠艰苦奋斗、科学技术创新,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中国第一,取得了2000余项科技成果。进入21世纪,为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也为服从城市发展空间布局需要,首钢启动了史无前例的“大搬迁”。
首钢老厂区被称作“首钢园”。近年来经过改造,原有厂房的密度大大减小,代表性的工业遗存保留原貌,新产业内容分布其中,还有秀池、群明湖波光潋滟,景观步道交错延伸,首钢滑雪大跳台、“四块冰”冬训中心、西十冬奥广场等相关冬奥设施分布园区内……改造后的首钢园已进入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整个改造过程充满挑战,新一代首钢人发扬艰苦奋斗、不停地改进革新的精神,将传统的钢铁厂改造成了现代化的园区——有静有动,有年代记忆又不乏时代潮流,成为备受瞩目的“网红”。
新旧织补,是首钢园对工业遗存保护和发展的原则。“为了凸显‘老工业味道’,我们采取对比手法,比如‘首钢工舍’酒店,它的下半部分是对原有厂房的原汁原味的保留和修复,而上半部分则采用新材料和新手法进行加建和呈现。通过新旧对比,巧妙化解老的工业特色和新的功能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升艺术魅力,受到了人们点赞。”首钢建司规划设计部建筑设计师周婷说。
如何更好地顺应老首钢的原有肌理、保存城市历史记忆?首钢建司的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反复进行着规划研究、技术开发和材料实验。就拿漆的使用来说。三号高炉附属热风炉,近50米高,锈蚀严重。“仅保持现状展现的是不舒适的破败感,而且任其雨打风吹继续锈蚀存在安全风险隐患,但是,常规的除锈刷漆又会让其太新,容易抹掉历史痕迹。”怎么办?周婷说,工程师们进行了很多实验,终于研制出新的透明漆材料和工艺做法,“最后我们经过控制性的除锈处理,再刷上透明漆,既能保护热风炉不被继续锈蚀,又能把历史很好地‘包裹起来’展现给大家,就像琥珀一样,一举多得。”
首钢园外在的硬核工业范儿固然是吸引市民“打卡”的重要原因,其内部改造也让人眼前一亮。
“Re睿·国际创忆馆”基于首钢炼铁厂28米储料仓改造而成。曾经大炼钢铁的火热场面通过光影手段生动再现,下沉空间则带来非同一般的观展体验。周婷说:“储料仓内光线条件较差,但对展览来讲,这点不是劣势反倒成了优势。很多观众说,在这里欣赏展览很有沉浸感。”
首钢极限公园在首钢园区老工业遗存基础上改造而成,是一个充满工业风与动感时尚风、极具硬核魅力的潮流运动公园,最为独特的是依托原运料转运站及皮带通廊的支撑结构改造、建设。这里也是北京最大的户外极限场地,且达到了国际专业赛事水准。
西十冬奥广场位于首钢老工业区西北角,将旧有炼铁原料系统筒仓、料仓、通廊、转运站及空压机房等工业设施,改造为9.8万平方米、可容纳3000人的创意办公园区,形成12组主要单体,为冬奥组委提供国际化的办公、会议、餐饮、住宿等综合服务。
在改造过程中,如果既不能顺势保留原来的空间,又让人用起来感到别扭,那就两败俱伤了。周婷表示,“我们就是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寻求合适的功能去契合原有工业设施空间,让新功用像水一样流淌在旧空间里。”
“今天我国铁路总里程已达14万公里,可是你知道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在哪里吗?就在这里!”河北唐山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管理中心主任、开滦博物馆馆长王立新站在复建的老唐山火车站前自豪地说。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通车,尽管只有9.7公里,却是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
唐山这座驰名中外的重工业城市是伴随着开滦煤矿诞生和崛起的。自1878年开平矿务局成立运营,在唐山诞生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众多“第一”。
厚重的工业发展史为唐山市发展工业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09年10月,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矿山公园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正式开放,目前已建成包括开滦博物馆、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井下探秘游、蒸汽机车观光园等展馆和景区,初步形成了“一园六馆”工业博物馆群落。
与其他近代工业遗存相比,开滦煤矿遗存的最大特点是“完整”。开滦是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工业公司之一,与其他同时期开办的军工及民用企业相比,经历140多年沧桑巨变,开滦企业从未搬迁,经营从未中断,留下了大量典型珍贵的工业遗址、遗存和遗产。至今唐山一号矿井每年还能出煤约300万吨。“这可是开采了140多年的老矿井啊,太难得了。”王立新说。
在开滦国家矿山公园里,到处是高大的机车、绞车、龙门、烟囱……无处不在的“工业符号”营造出浓浓的“工业味儿”。而最受参观者欢迎的项目莫过于“井下探秘”。从博物馆四层坐电梯到地下入口,沿着红色步道步行至地下70余米的矿井内,幽暗的矿灯照射着巷道,曲曲折折犹如迷宫一般,一阵阵机器的轰鸣不断在耳边响起……从早期人挖骡拉到最先进的综合机械化采煤,9个工作面生动再现了煤炭生产的历史。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目前是河北省首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之一,每年接待数千名中小学生参观游学。
王立新介绍,我们党早在1922年就在开滦煤矿工人中开展宣传、组织工作,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在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志曾称赞开滦工人“特别能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开滦工人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勇于担当,周恩来总理两次表扬开滦为国家“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今天的开滦人秉承“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走上转型发展的道路,实现了由“一煤独大”到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大量近代工业遗产中包含着红色基因,我们的宗旨是要把这些精神财富整理和展示出来,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唐山市文化和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陈福利说, “煤炭是会挖光的,可是文化是取之不尽、生生不息的富矿,我们要像挖掘煤炭资源一样挖掘文化资源,将优秀厚重、典型稀有的中国近代工业文化和开滦产业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挖掘出来,传播出去。”
工业遗产的概念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社会各界对工业文物的重视程度相比于古代文物还很不够。随着城市变迁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很多承载着工业历史的重要文物也在消失。
“对工业遗产来说,保护是第一位的。”王立新说。在他的办公室里,一堆泛黄的纸卷诉说着沧桑的历史。这些是王立新刚刚收集到的老矿厂的资料,既有当年厂房的设计蓝图,也有各类机械配件的图纸,清晰的图案和笔迹显示着当年建设者们的一丝不苟。“文物是最有说服力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要格外的注意收集相关文物。铁轨也好,标牌也好,哪怕仅仅是几张纸,有时也很宝贵。”王立新说。
开滦博物馆收藏着开平矿权骗占案英国法庭记录、1880年的英制铁轨、百年羊皮蒙面大账本等镇馆之宝,以及48件一级文物、72件二级文物、326件三级文物,总藏品上万件。
“对我们而言,拥有这份遗产既是幸运也是责任。我们一定要把这些遗址遗存和文物完好地传给子孙后代。”王立新说。
漫步“丝联166”文化创意产业园,高高的厂房、钢筋的结构、厚重的砂轮机、巨型排风扇、老式缫丝机……一股浓烈的工厂朋克风扑面而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运河之畔的“杭丝联”,全称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杭丝联”历史建筑建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保留的老厂房总建筑面积36907平方米。远远看去,整片厂房呈正方形,厂房屋顶呈锯齿形。锯齿形的建筑,符合丝绸工业车间采光、通风、散热的独特工艺技术要求,也成为“杭丝联”建筑的最大特色。
“‘杭丝联’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建设的万人大厂,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重点建设项目。2000年前后,‘杭丝联’原厂房中的缫丝、印染及其他配套建筑因城市建设被陆续拆除,仅保留下原丝织车间的大部分厂房及附属用房。2007年开始,杭州丝联实业有限公司利用‘杭丝联’保留厂房逐步创办文创园。”“丝联166”文化创意产业园副总经理许恒介绍说。许恒原来是“杭丝联”的员工。在工厂,他曾经在印染、缫丝等部门工作,一路见证了工业遗产的转型改造。
近年来,“丝联166”累计投入3000万元,修缮建筑屋面、改造排水泵房、增设排污管道、更新改造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提升环境等。通过修缮、改造,“杭丝联”建筑华丽转身,成为艺术范十足的“丝联166”文化创意产业园,并被列入首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走进园区的“蜜桃咖啡”店,一个巨大的排风扇映入眼帘。许恒介绍,这里原来是“杭丝联”的排风口,后来被改造成咖啡店。咖啡店保留了原有建筑特色,并将地面和家具以杂色木板拼贴打制,整体风格简单、自然。作为杭州的工业风咖啡厅,“蜜桃咖啡”店受到年轻人欢迎。在园区,这样的改造利用比比皆是,一家家公司错落分布,旗袍店、文创店、花店、咖啡店等各有特色。许恒说,“丝联166”已被打造成一个以创意设计类、文化艺术类、丝绸及衍生品设计制作展示等为主体,集办公、展示、文化交流、商业配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创意园区。
“85后”周意是园区一家文创公司的创始人。周意生于运河边,成长于运河边,被朋友称为“运河女孩”。中国美院毕业后,她选择自主创业,并入驻位于运河边的“丝联166”。她的公司以运河为核心创意,设计和开发了三维立体拼图、鼠标垫、手机壳等文创产品。“我对大运河有很深的感情,希望以年轻人的视角,讲好大运河的故事和文化。”周意说。
据介绍,园区运营面积2万余平方米,入驻企业90余家。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丝联166”将打造成保护工业建筑、保护工业遗产业态、展示文化创意产业魅力的文创示范区。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2月28日,新疆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